•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牛黄散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钱,血竭半钱,大黄,牙消,牵牛,牛蒡子,破故纸。
出处: 《外科集验方》。
主治: 肠痈成脓者。
用法用量: 以利下脓血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温酒调服。
附注: 方中大黄、牙消、牵牛、牛蒡子、破故纸用量原缺。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钱,青黛1两,朱砂1两,礞石1两,半夏1两,南星1两,白附子1两,灵脂1两,僵蚕1两,蝎子面1两,大黄1两,寒石1两,巴豆(非千锤百炼如细面然,断不可用)1两。
出处: 《蠢子医》卷四。
主治: 小儿痰食风火,热在气分。
用法用量: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白牵牛头末5钱,大黄1两。
出处: 《洁古家珍》。
主治: 上焦热,脏腑秘结。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有厥冷,用酒调下;无厥冷而手足烦者,蜜汤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干全蝎7个,巴豆2枚(去皮),轻粉5分,雄黄2钱(水飞),川郁金1分(锉,用皂荚半挺揉汁煮过,炒至干用),朱砂1钱(水飞)。
出处: 《卫生总微》卷五。
主治: 急惊搐搦,壮热,膈痰壅盛。
用法用量: 每用1字,薄荷汤送下。或得吐泻、或得睡汗皆愈。如牙关噤,即先用药掺开,然后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脑、麝各少许。
附注: 本方名牛黄散,但方中无牛黄,疑脱。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研)1分,大黄(锉,炒)1钱,甜消(研)1钱,甘草(炙,锉)2钱,人参2钱。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主治: 小儿大便不通,口燥颊赤。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新水调下,乳食后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研)1分,天竺黄(研)半两,铅白霜(研)半两,玄明粉(研)1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
主治: 小儿心热惊悸。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半钱匕,用薄荷汤调服;3-4岁儿每服1钱匕,早晨、午间、日晚各1次。
制备方法: 上6味,捣罗人参、茯苓为末,同牛黄等研为散。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细研)半两,犀角屑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天竺黄(细研)半两,茯神半两,白鲜皮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羌活半两,子芩半两,麦门冬(去心,烙)半两,白僵蚕(微炒)半两,槟榔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麝香1分(细研)。
出处: 《圣惠》卷六。
主治: 肺风,皮肤瘙痒,搔之成疮,心神虚烦,头目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荆芥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牛黄、麝香,更研令匀。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钱(细研),朱砂1分(细研),龙脑1钱(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犀角屑半两,甘菊花半两,天麻半两,槐子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芎藭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车前子半两,决明子半两,黄耆(锉)半两,蔓荆子半两,羚羊角屑半两。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三。
主治: 心肝脏风热,致眼偏视。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以竹叶汤调下,临卧再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再研令匀。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铅霜半两(细研),马牙消1两(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朱砂1分(细研)。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胎风惊热。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薄荷汤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附注: 人参散(《普济方》卷三六一)。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粒如大豆,绯帛方1尺,乱发2团如鸡子大,曲头棘刺20枚,赤小豆27枚,地骨皮2两(末)。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主治: 疔肿。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6味,将4味以排帛裹于熨斗内,烧灰,细研为散,入地骨皮末和匀。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分,龙脑1分,朱砂1分,太阴玄精2两。
出处: 《圣惠》卷三十六。
主治: 重舌,口中涎出,水浆不收。
用法用量: 每次用药半钱,先于重舌上以铍针针破出血,用盐汤漱口,然后掺药于舌下,咽津。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2分。
出处: 《鲁府禁方》卷一。
主治: 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痰厥,温香油调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作1服,小儿减半。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川黄连(生)8分,黄柏(生)8分,薄荷8分,雄黄2分半,火消2分半,青黛2分半,牛黄1分,冰片1分,硼砂1分,朱砂1分。
出处: 《金鉴》卷五十九。
主治: 痘毒不能发越于外,火热壅塞膈间,上冲咽喉或肿痛、或哑呛,甚而不能呼吸,饮食难入。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患处。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1分(细研),钩藤1两半,石膏1两半(细研),甘草1两(炙微赤,挫),蛇蜕皮半分(炙令黄色),白蔹1两。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24种诸惊痫、眼口牵掣,嚼舌反拗。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牛黄1字,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白牵牛(炒)2两,大黄(煨)1两。
出处: 《赤水玄珠》卷七。
主治: 热痰暴喘欲死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蜜水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甘草2两,郁金1两,马牙消半两,朱砂2钱。
出处: 《救急选方》卷上引《幼幼新书》。
主治: 走马疳。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或半钱,新汲水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拌令匀。
 
名称: 牛黄散别名:牛黄散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栀子仁3分,川升麻半两,甘草3分(生用),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槟榔半两,木香1分,犀角屑1分,羚羊角屑1分。
出处: 《圣惠》卷十八。 功效:解毒。
主治: 热毒发斑。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煎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