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苟延残喘的中医

甲状腺素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六个过程:1. 滤泡上皮细胞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2. 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液中摄取I-,I-经过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而活化。3. 活化后的I-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4. 滤泡上皮细胞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胞吞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胶质小泡。5. 胶质小泡与溶酶体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即甲状腺素。6. T3和T4于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
 
粒子物理学 - 亚原子粒子
现代粒子物理学的研究集中在亚原子粒子上。这些粒子的结构比原子要小,其中包括原子的组成部分如电子、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本身又是由夸克所组成的粒子)和放射和散射所造成的粒子如光子、中微子和渺子,以及许多其它奇特的粒子。

严格地说“粒子”这个称呼不精确,粒子物理学中研究的所有的物体都遵守量子力学的规则,它们都显示波粒二象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它们显示粒子的特性或波的特性。在物理理论中,它们既非粒子也非波,理论学家用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状态向量来描写它们,详细的理论基础请参见量子场论。但按照粒子物理学的常规在这篇文章中这些物体依然被称为“粒子”,虽然这些粒子也具有波的特性。

今天所知的所有基本粒子都可以用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量子场论来描写。标准模型是目前粒子物理学中最好的理论,它包含47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相互结合可以形成更加复杂的粒子。从1960年代以来实验物理学家已经发现和观察到了上百种合成粒子了。标准模型理论几乎与至今为止观察到的所有的实验数据相符合。虽然如此大多数粒子物理学家相信它依然是一个不完善的理论,一个更加基本的理论还有待发现。最近发现的中微子静质量不为零是第一个与标准模型出现偏差的实验观测。

粒子物理学对科学哲学的冲击非常大,一些粒子物理学家依然坚持还原论,这个老的理论受到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批评。
 
最近发现的中微子静质量不为零是第一个与标准模型出现偏差的实验观测。
 
神机定通兄的帖子,在我的脑海中又增加了一位医学精英!在这个论坛,有两位中医的精英(ksjyjs兄、李茂春兄),神机定通兄也是中医论坛之精英!学习了……!
 
还得请神机定通兄解惑!
“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转进两个K+”
这个现象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循环是输出三个Na+,输入两个K+,那么,Na+再进入细胞在不在这一循环中?谢谢!
 
ksjyjs兄:您好!
我们应该讨论讨论了,以前我要您阐明阴阳之理,您都搪塞的回避了。
您的原话“阴阳学说---由以上几个电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电位差;即在某参考点的距离之间生成阴[负电位] 和阳[正电位] ,就诞生了阴阳学说”。这是您不能自圆其说的死角。
为了公平讨论,先把我的阴阳定律拿到桌面:
1、细胞的自然代谢谢
人是宇宙小天地。细胞照样是宇宙小天地,它的运动及代谢谢不会与自然的规律背道而行。我的阴阳定律是:表(上)为阴,里(下)为阳。其根据是:阳的属性热,阴的属性寒,人的体表36度左右,体内38度左右。
左证如下:
细胞按两大类分之,一类是固定细胞:如每个部位的肌肉细胞,或脏腑的细胞。另一类是运动细胞:如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我们演示一下固定细胞的供养途径:如红细胞是氧(养)的载体,红细胞的载养实质是红细胞从内向外释放能量的一个过程。它的途径和血中的养一样,主要是从动脉而来。动脉的血液因含有大量的养分(热能),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到微动脉时,血流减慢,这是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的大好时机和场所。
我们知道,红细胞是不能进入细胞(固定细胞)的,因红细胞一般直径是6~9um,而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5~6um。但是,红细胞释放出的氧(养)可顺毛细血管进入细胞。然而,凡是细胞所用的一切养分(氧、蛋白质、糖、脂肪、K+、Na+等)的途径皆是从动脉而来。这里所说的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是自然的,因自然中热则向外散。红细胞把大部分热量已经散出,因它是边走边散,把热量散出的也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到了微静脉。
红细胞的这一作用和肺的呼吸很相似,如肺内的气压比外界高2~3毫米汞柱,当把肺内之气呼出时,肺内的气压又比外界低2~3毫米汞柱,外界之气又毫不费力的被肺吸入了。而红细胞到微静脉时,赤红的动脉血因养分(热能量)在途径已经散出或消耗了。所以到静脉的血液是紫黑的,静脉血基本不含养分(热能量),属于中医理论阴的范畴。阴则凉,阴则向内聚,此时,一些水(二氧化碳)就自然的进入了红细胞。红细胞的这个过程是:从动脉端而来的红细胞内装满养分,到组织间后又装满了废物(二氧化碳等)通过静脉运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自然的阳向外散、阴向内聚的过程完成的。这就是以现代科学证实的阳在内向外散,阴在外向内聚的有力证据。

2、细胞代谢谢的另一种假说
我以为,细胞内比细胞外哪怕高0.00001度也要高,因为这样可顺从自然的阳升散。细胞不管它是什么形状,不论细胞多么微小,但应该有入口和出口。细胞外周布满用显微镜难以发现的微孔(象人的玄府)。细胞的入口连通微小的动脉,细胞所需要的养分由此摄入。养分中的大分子经细胞内的线粒体等再氧化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细胞外周的微孔受神经系统所控制,使微孔可开可闭。所谓神经控制也是自然的,即“阳开阴合”。带正电菏的阳离子(Na+等)见开则升散,由于它活跃性强,顺组织间至汗孔就散出了。从表皮的咸味中可以想象,即使不爱出汗的人,部分Na+等照样从汗孔散出(西医称不显汗)。细胞内带负电菏的包括大分子,不能从细胞膜微孔而出,只能从细胞的出口而出。细胞的出口也受神经所控制,理同膀胱,膀胱内的尿液达到400~500毫升时,大脑发出排尿的指令。如人体阳气不足或阴气太盛时,细胞运动缓慢,由于寒冷使细胞外周的微孔封闭,从微孔散出的物质减少了,使细胞内的容量处于饱和状态。此时通过神经系统把细胞的出口开放,使大分子及水从细胞出口而出。而大分子到组织间因它活跃性差,不能从汗孔散出,直接经静脉回收,此时表现为多尿,从出口排出的大分子及水这个过程属于自然阴降(收敛)的过程。这也是热则多汗,寒则多尿的原理所在。
——————————————————————————
请把您正负电位的阴阳论据拿到桌面吧,谢谢!
 
俗话说:理不辨则不明。论坛上诸多中医专家学者针锋相对,只要众人不搞人身攻击,各人据理力争,其实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很有益。我只是中医爱好者,也来凑下热闹。
本人以为:古人的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取类比象的基础上,阴阳的概念是属于形之上学,不可以把它简单地跟宇宙中的某种物质挂上勾。中医理论基础是在气化理论,脱离了气化就谈不上什么经络,更不用说脏腑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现在西方科学尚未发展到能对人类身体生理机能进行清楚地解释,所以搞中医理论研究的人最好不要在所谓“科学”方面下功夫。
 
尚未发展到能对人类身体生理机能进行清楚地解释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输出三个Na+,是主动运输,是Na+,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形成原理
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它有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的趋势,但钠离子能否进入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钠通道的状态来决定的。当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 测单一神经纤维静息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
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当膜电位减小到一定数值(阈电位)时,就会引起细胞膜上大量的钠通道同时开放,此时在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内负外正)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钠离子快速、大量地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迅速增加,电位急剧上升,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化。当膜内侧的正电位增大到足以阻止钠离子的进一步内流时,也就是钠离子的平衡电位时,钠离子停止内流,并且钠通道失活关闭。在此时,钾通道被激活而开放,钾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大量的阳离子外流导致细胞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即复极化。此时细胞膜电位虽然基本恢复到静息电位的水平,但是由去极化流入的钠离子和复极化流出钾离子并未各自复位,此时,通过钠钾泵的活动将流入的钠离子泵出并将流出的钾离子泵入,恢复动作电位之前细胞膜两侧这两种离子的不均衡分布,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它有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的趋势
 
尊敬的神机定通兄:谢谢您详细的为我解答!
 
寻师访友兄说:古人的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取类比象的基础上,阴阳的概念是属于形之上学,不可以把它简单地跟宇宙中的某种物质挂上勾……
回复:先把我抽象的阴阳拿到桌面:
什么是抽象的阴阳
1、取类比象
在多年的阴阳大辩论的过程中,有很多知名人士曾妄想用抽象的概念与我讨论阴阳问题,又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抽象的阴阳,所以,我特写一篇《阴阳学说大辩论的补充》以告诫中医学术界。
阴阳“抽象”的概念:所谓抽象即“取象比类”(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取类比象”),“类”指物种(物质的种类),“象”指物种的属性表现出的现象。“取类比象”的意思是取两个种类(蒸汽为阳,雨为阴),再比较它们各自的现象:蒸汽的属性热、升为阳;雨的属性寒、降为阴等,这就是我抽象的阴阳。

2、“异类”与“整体”的阴阳区别
“异类”是指两个不同的种类:太阳与月亮等,太阳热,有阳之象,月亮寒,有阴之象,两者相对而言既日为阳,月为阴。
“整体”是指一个个体内含两种不同的物质:人是一个整体,内含不同属性的动脉血(热为阳)和静脉血(寒为阴)。

3、抽象不是凭空的想象
(1)抽象是在实有的前提下,用不同的事物来描述同一种道理,如古人把太阳抽象为阳,把月亮抽象为阴,相对而言,太阳热与阳的属性理同,月亮寒与阴的属性理同;又把马抽象为“乾”(阳)刚健,把牛抽象为“坤”(阴)柔顺等,这些都是在实有的前提下抽象出来的(这些都是广义阴阳的抽象)。
(2)阴阳在一个生命体的作用中,必须阴阳相交(阳升阴降),否则,生命将结束。然而,从古至今所谓抽象的阴阳属性,用的是凭空想象,如阳升阴降,是什么升?什么降?这是中医学术界回答不了的。
我新的阴阳定律,以蒸汽与雨为前提,蒸汽的自然“升散”为阳的属性,雨自然的“降聚”为阴的属性,给一个抽象的阴阳找到了合理的根据。然后凡是符合这一现象的,皆可抽象为阴阳,如人的动脉血升散,静脉血返回。所以,可以理直气壮的把动脉血抽象为阳,静脉血抽象为阴。由于抽象的新阴阳是实有所指的,所以,也使《太极图说》找到了新的、合理的根据。
 
195楼ksjyjs兄的帖子是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但是,这与阴阳没有什么关系。应该拿出您的阴阳观点(是表为阳或表为阴),然后再用能自圆其说的论据阐述道理。等拿出您的阴阳观点,与我的碰撞一下,再找我们各自的不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