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点校探讨

按伤寒名起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云:“风者,百病之始,清静则肉理

多谢指点
 
《魏志•华佗传》有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其云头痛身热,即伤寒本病,今治有宜汗、宜下之方盖昉于此。而孙思邈引华佗疗伤寒诸说,今《后汉书》、《魏志》及《别传》并不载,宋•庞安时[4]《伤寒总病论》有解华佗“内外实”说为阳表、阴里之辨,而疑陈寿著《佗传》误用“内外”字,其说近理。


《魏志•华佗传》“有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其云头痛身热,即伤寒本病,今治有宜汗(个人以为古书中此类地方不需断开,前文大青知母我见亦同,然断开不为错)宜下之方,盖昉于此。而孙思邈引华佗疗伤寒诸说,今《后汉书》、《魏志》及《别传》并不载,宋•庞安时[4]《伤寒总病论》有解华佗“内外实”说为阳表、阴里之辨,而疑陈寿著《佗传》误用“内外”字,其说近理。
 
【陈序】
粤自玉版[1]闭尘,青囊受烬,巫彭[2]既绝,俞跗[3]无传。后之理疾者众,孟浪酬塞误人实多,三世鲜

这一篇骈四俪六,所以不会有长句子,你的问题是该断句的地方很多没有断。
 
孟浪酬塞,误人实多,三世鲜[4]历,自名专家,九折[5]未成,辄号精手,徒使血理忍虐,听其针砭

故疾人之待医,犹客至之有设,
 
孟浪酬塞,误人实多,三世鲜[4]历,自名专家,九折[5]未成,辄号精手,徒使血理忍虐,听其针砭

故疾人之

请示教

粤自玉版[1]闭尘,青囊受烬,巫彭既绝,俞跗无传。后之理疾者众,孟浪酬塞,误人实多;三世鲜[2]历,自名专家;九折[3]未成,辄号精手;徒使血理忍虐,听其针砭;腑肺无言,受其攻伐。问以五药之养,六气之辨,岐挚何所师,和缓何所道,瞪目咋舌,昏然罔知。故[4]疾人之待医犹客至之有设,岂有庖厨[5]不修而欲养大宾者哉?是篇掸索经典,稽撰旧闻,旁证条疏,精博雅奥,辟之植木披叶以示本,有如观水溯流而讨原。良其宏旨,多通济益之方;陈其细趣,乃尽治疗之体。余少迎遘[6]风痺,娄造医门,颇好经方,尟[7]所裁度,忽觌[8]高制,信鸿术[9]之足徵!敬析古言,冀[10]神匠之复出。
北平陈寿昌
 
那唐令二家是否说的就是,巢原方《病原》和陈延之《小品》?

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
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张仲景书今当存于世得以迹其为法莫不有起死之功焉,以类推之则小品亦仲景之比也,常痛其遗逸无馀及观陶隐居百一方王道外台秘要多显方之所由来,乃得反覆二书,究寻於千金方中,则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小品十居其五六,粹乎哉孙莫人之为书也,既备有汉志四种之事,又兼载唐令二家之学,其术精而博,其道深而通,以今知古由后视今,信其百世可行之法也


唐令二家,显然就是仲景和陈延之。
 
此处不需断开。
如果嫌长非要断成短句,可“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
此处省略主语,谓语是“

意思不一样.你断的意思是:我认为这方子用于临床以来,没有不灵验的.
我断的意思是:我以此组成这个方子,用于临床没有不灵验的.
 
疑问: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徵,不起
与则生于后周,被徵不起之说,为史误审矣。

徵不起 应该断开吗?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是必率天下无病而后可余惟古之医工皆有高义为人疗治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而后处方剂验其药之所应而后去病所度节气以温冷之察饮食以消息之病不及危而医易为理

上段自己段的不理想,请各位指教!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是必率天下无病而后可余惟古之医工皆有高义为人疗治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

应多引点.或全文,以免断章取义.
 
论曰:今天下言医之弊,大氐以无本之学,诊有过之脉,而欲责效于草石,断断难矣!或曰:操古方以治今疾,其势既不能尽合,且吉凶之数,气感百变,圣人有死神医莫为。然则舍是而为,道将不验诸人而验诸天欤?太史公论病有六不治,后汉•郭玉亦言:“疗贵人有四难”,尹子[1]曰:“与死者同病,难为良医”。皆论理而不及数,必谓古医为能生死人,则扁鹊至今存也。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是必率天下无病而后可。余惟古之医工,皆有高义,为人疗治,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而后处方剂;验其药之所应,而后去病;所度节气,以温冷之察饮食以消息之,病不及危而医易为理。今人必疾苦大渐,始仓皇求活于庸医之手,故所失多也。医或好利,欲以不疾者为功,日且诊数十证,憧憧[2]往来,迷不知其所止,虽三世之工,亦奚以为?或又谓:经方遗传,至宋始广;辨难折中,后来居上。不知医之类书备于唐,而门户分于宋;盖唐人务博,述古而不名家,故其弊少。自《和剂局方》[3]陈、裴之学兴,而宗丹溪[4]者,乃启攻讦之渐;金元以降,学派益繁,各行其是,徒以医无定法,滋不肖之口,故自唐以后,虽有名篇,吾无取焉。夫今之方家,所称仲景、叔和者,犹汉晋之言黄帝、扁鹊也。其为道,不甚相远;其为用,毫芒即乖,使达者任之,因端见端,意在方药之先,神存心手之际。至于阴阳、表里、经络、腧穴、六气之疾、三候之诊,匪[5]所素习,卒难通方,是故审证不诡[6]于今,处剂必准于古。明乎此而以约失之者,盖亦寡矣。

[1]尹子:即尹喜,字文公,道教楼观派祖师。著有《文始真经》二卷。
[2]憧憧: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3]《和剂局方》:宋代官修方书,全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时医官陈师文、裴宗元等人奉命校正。
[4]丹溪:即朱丹溪,字彦修,名震亨。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
[5]匪:不,不是。
[6]诡:违背,违反。
 
本帖最后由 平桥细雨 于 2014-2-13 11:06 编辑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是必率天下无病而后可.余惟古之医工皆有高义,为人疗治,莫不具书操药以往.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决其证之所在.验其药之所应,而后去病所.度节气以温冷之,察饮食以消息之,病不及危而医易为理.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焚其书,绝其徒,是必率天下无病而后可.余惟古之医工皆有高义,为人疗治,莫不具书

夫人而好为医,是诚大患.
此句令人费解,既然好医,为何诚为大患?
 
我视力还好,版主这么大的字啊,开个玩笑,一飘而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