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2-9 11:57 编辑
附子温下焦,干姜温中,这就是研究药的作用了.药明才明化裁.
胨修园曰:麻黄气温,秉春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昧而入心,心主汗,肝主疏泄,故为发汗之上药,其所主皆系无汗之
症。 比如这个,完全是废话,苦温的药多了,偏偏麻黄就入心入肝,为发汗之上药了?明显牵强附会。 陈注及叶注如此者比比皆是。读之益处不大.
麻黄
内容:气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
寒热,破症坚积聚。
(麻黄始出晋地,今荥阳、中牟、汴州、彭城诸处皆有之。春生苗,纤细劲直,外黄内
赤,中空有节,如竹形,宛似毛孔。)
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至阴者,盛水也,阳气者,太阳也。
太阳
之气,本膀胱寒水,而气行于头,周遍于通体之毛窍。主治中风伤寒头痛者,谓风寒之邪,
病太阳高表之气,而麻黄能治之也。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者,谓温疟病藏于肾,麻黄能
起水气而周遍于皮毛,故主发表出汗,而去温疟邪热之气也。治咳逆上气者,谓风寒之邪,
闭塞毛窍,则里气不疏而咳逆上气。麻黄空细如毛,开发毛窍,散其风寒,则里气外出于皮
毛,而不咳逆上气矣。除寒热,破症坚积聚者,谓在外之寒热不除,致中土之气不能外达,
而为症坚积聚。麻黄除身外之寒热,则太阳之气出入于中土,而症坚积聚自破矣。
人参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一名神草,一名地精。春秋运斗枢云,瑶光星散,而为人参。生上党山谷、辽东幽冀诸州,地土最厚处,故有地精之名。相传未掘取时,其茎叶夜中隐隐有光。其年发深久者,根结成人形,头面四肢毕具,谓之孩儿参,故又有神草之名。)
人参气味甘美,甘中稍苦,故曰微寒。凡属上品,俱系无毒。独人参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厚,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主补人之五脏。脏者藏也。肾藏精,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智。安精神,定魂魄,则补心肾肺肝之真气矣。夫真气充足,则内外调和,故止惊悸之内动,除邪气之外侵。明目者,五脏之精上注于目也。开心者,五脏之神皆主于心也。又曰益智者,所以补脾也。上品之药,皆可久服,兼治病者,补正气也,故人参久服,则轻身延年。
本草崇原里解的还算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