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自从张仲景编著伤寒论以来,历经一千多年,可以说,医生不计其数,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的只是寥寥几十人,或

我们不是要学习张仲景的几个方剂,而是学习他的思维。
4.gif

这不是你先说的,后贤早就有,师其法可不必全用其方。你仔细读时方,就会发现其中的痕迹。
 
中医根本问题其实就是汉学文化的断层,别无其他
 
说得很好,的确如此,我的认识也是这样,你就是说了不同的认识,对于先入为主的思想认识者,很难改变,最

观念决定成就。
 
夏老师,我想见识见识你在中医方面的创新,你的对于中医创新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最好具体讲一下,这样大家也

比如中医诊治程序是什么?有大家公认的标准吗?
 
中医现在最要紧的是疗效,要有好的疗效,必须先继承好老祖宗的东西,你还没有弄明白经典的真实意义,还没

我既不是院校生,也不是师带徙,我是自学中医出身。先帮人看病,后参加自考,再考执业证。

我是临床实力派,崇拜疗效。
 
自从张仲景编著伤寒论以来,历经一千多年,可以说,医生不计其数,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的只是寥寥几十人,或

说得太好。 唯有创新留其美名。
 
我既不是院校生,也不是师带徙,我是自学中医出身。先帮人看病,后参加自考,再考执业证。

我是临床实

无证行医,出一件小事,就让你倾家荡产~
 
我们不是要学习张仲景的几个方剂,而是学习他的思维。

这不是你先说的,后贤早就有,师其法可不必全用

创新地运用仲景方,才是学得了《伤寒论》的精髓
 
中医根本问题其实就是汉学文化的断层,别无其他

有新意。当然 ,中医文化与中医紧密相关,近代中医文化衰败,中医也随之衰败。
 
第一次看到颠覆性创新这一名词。其实现在很多人,一出生,就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影响,而且是以西医为主的影响,在这种环境里人体的各种机能和人的体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进而症候表现常常会有所不同,而诊断用药也和以前用药有一定的区别,但原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颠覆性创新这一名词无法从何谈起。
 
第一次看到颠覆性创新这一名词。其实现在很多人,一出生,就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影响,而且是以西医为主的影响

与过去相比,尤其是古代比,自然环境、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工作方式等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所以要颠覆性创新。当然,中医被西医强大地挤压下,生存和发展成问题,难道中医不须要颠覆性创新吗?
 
第一次看到颠覆性创新这一名词。其实现在很多人,一出生,就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影响,而且是以西医为主的影响

与过去相比,尤其是古代比,自然环境、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工作方式等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所以要颠覆性创新。当然,中医被西医强大地挤压下,生存和发展成问题,难道中医不须要颠覆性创新吗?
 
我觉得中医从没处于劣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中医中药早已根深固体,有些时候跟病人解释起来还特别通俗易懂,处于劣势的只是我们本身没有发挥好,即使这样名医代代辈出,西医和中医各有各的优点长处,不能同时论比高低,如张锡纯就是把两者牢牢的结合起来,所以成为一代名医的,你能说他是背叛了中医吗?刘渡舟、胡希恕是中医,你能说他西医就不是高手吗-;做我所能做的,怀疑自己可以,不要怀疑流传了千年的宝贵遗产。
 
昨天听郝万山讲伤寒论说小蘖碱,青蒿素在提炼出来之后效果相当明显。可过了几年却产生了抗药性,可是再用黄连、青蒿原药煎服效果一样明显,葛根素能扩张脑部血管,用时没有颈背拘紧的症状时头晕等几乎无改善,看来中医还得辨证,我很怀疑中药那些提纯的易服颗粒,虽然方便但是那些有效成分是否和原来的药一样?我还是觉得老祖宗的原药煎服疗效好一些,当复方的药味煎在一起,我不知道那些高科技能否检测出汤药中的是什么成分,西医它好好借鉴一下我们中医那些混杂成分的苦口良药,怕只怕它没那个本事罢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