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我觉得中医从没处于劣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中医中药早已根深固体,有些时候跟病人解释起来还特别通俗易

中医就诊人数与西医就诊人数比、中西药营业额比、中西医从业人数等比较,中医比西医差远了。这就是事实。
 
昨天听郝万山讲伤寒论说小蘖碱,青蒿素在提炼出来之后效果相当明显。可过了几年却产生了抗药性,可是再用黄

中医离开了辨证诊治,就不是中医了。如果按药理开药,是西医思维方式。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4-10-27 20:02 编辑

这就是事实。

90年之前你看看,那时医院中西医诊室平等,一个内科室内两张西医的,两张中医的,结果中医这边排队的较多。90年后,因经济因素撤去中医科室,最要命的是中医学院开始在中医学校培训西医理,出来的一批不能用中医理论诊治病的学生或疗效差的伪中医学生,不仅接不住上代人,慢慢中医还被偏远,排斥成不不争的事实。
如果公平的选拔,以能治病即发医师证,你试试看那个从业人数多,之于营业额,那个与健康无必然挂钩,不少营业额是寄付在患者的病苦中产出,不是好事。
 
我有颠覆性创新,可是没有人能明白,怎么办?不管怎么说,有创新只能自己知道,别人一时不会明白
 
90年之前你看看,那时医院中西医诊室平等,一个内科室内两张西医的,两张中医的,结果中医这边排队的较

很多民间中医凭能治好几个病种,就不得了。为什么不多学习,去考执业医生证吗?
 
我有颠覆性创新,可是没有人能明白,怎么办?不管怎么说,有创新只能自己知道,别人一时不会明白

颠覆性创新,不仅自己知道,要大家公认。
 
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大错 连标的算不上更别说本了 中医没落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 随着清末外国军事的入侵,从根本的打压中国的人自信心 再到解放战争 长时间的战争给了西医在外科手术上的优势使得西医迅速发展,虽然新中国的成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回民族的自信心,一直到现在。2从战争的入侵转变文化经济入侵,加上现在的医院的医疗体系,盈利是最根本的,西医的药品器械是某些利益集团从中获得高昂的利润,没有利润也难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再说要发展没有资金 没有利润 也有没有投入 没有投入就难以发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行业的不景气,挣不到钱 从而导致从业人员学识基础大幅度下降,以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高学识的人不会从事中医,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文化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自从五四运动以来 再加上个文化大革命 足以让中国的文化遭受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的人连文言文都看不懂更别说看什么医书了 医书都看不懂 就更别说谈传承了 连传承都没有更别谈什么创新。中医的发展:首先要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加强中国文化的继承 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个是最难的摧毁的东西要重新建立太难何况是文化) 提高中医的利润 有利润有资本的注入,快餐式的社会经济是发展必然过程,但不是最终,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越来越注重健康,以前谁会在乎抗生素怎么用 只在乎快点好,现在人慢慢意识到了,中医现在要得不颠覆而是传承,连本都没了你还颠覆什么 拿什么颠覆
 
夏红光; 说:
夏红光 发表于 2014-10-27 20:36
很多民间中医凭能治好几个病种,就不得了。为什么不多学习,去考执业医生证吗?

我即将上广西中医师承,几年后助理,再5年执业,到最后只有处方权,要卖中药,还得药师证,即使有,能开诊所,没有医保,前景不妙。医院中医也不是吃素的,就像吴生雄老师说的,留给中医诊所的竞是些难啃的骨头。踌躇满志。现在不让自考。
 
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大错 连标的算不上更别说本了 中医没落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 随着清末外国军事的入侵,

仁者风仁,智者见智。

中医不与时俱进,死抱传统,怎么不走进死胡同?反观西医,不断创新,才能有大发展。
 
我即将上广西中医师承,几年后助理,再5年执业,到最后只有处方权,要卖中药,还得药师证,即使有,能开

中医办诊所,中医坐堂,生存极其艰难。全靠医术凭疗效求生存,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本帖最后由 华医 于 2014-11-16 06:34 编辑

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中医给西医比,为什么处于弱势?是什么原因造成。当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造成中医弱势的根本原因是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那么,什么是颠覆性创新?中医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缺乏简单、高效和安全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其具体表现为:

一,无简单可言。其中医理论深奥难懂,很多方面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于形成统一理论,特别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在临床上,对同一个患者,不同的医生有不同有诊疗方案,其治疗结果就大有区别 。因此,中医无简单可言,对学中医而言,难于掌握其医术;对中医推广而言,难于复制,不利于中医推广,不利于中医做大做强。

二,治疗的高效性难于让人折服。具体表现为:1,见效慢居多,见效快少;2,治愈率和有效率难于用客观指标衡量,多用患者和医生本人的感觉来评价。

三,用药安全性而言,模糊不清。是药三分毒,但是对中医师而言,临床开方后,有多少医生能知道患者服后,有多少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那么怎样处理?该怎样叮嘱患者?

总之,中医理论深奥不简单,诊治难于产生高效性,用药安全难于说清。这三难,造成中医临床说不清,扯不明,阻碍了中医在临床上大规模的运用,所以处于弱势,难于改变。所以,我大声呼吁:必须对中医进行颠覆性创新,彻底纠转其弱势地位。
2014.9.12


本主题由 白术 于 2014-10-27 09:35 移动

--

楼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现代世界,有很多东西需要确凿的数据,如中药的配伍量化与中医疗效,
则都需要数据来说明,但是,

卫生部门并没有给予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现代郎中,配给实验室,以利研究,
而是以所谓的“非法”名义,一棒子打死,

为了十万,宁灭八毛,

(中医与西医十万与八毛---https://www.tcmbe.com/threads/189064)

所以,如果说要求中医们要有--颠覆性创新--的话

那么就必须成立---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卫生部!

让每一个有志气有雄心为祖国传统医学出力的人,都能得到彻底的解放!
 
中医缺乏颠覆性创新

中医给西医比,为什么处于弱势?是什么原因造成。当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朋友等的思想太重,现实不容你等待。
 
朋友等的思想太重,现实不容你等待。

哈哈,无论现实环境是怎么样的,然而,炎黄子孙的不屈不挠精神,

必将走向全世界,造福全世界!
 
哈哈,无论现实环境是怎么样的,然而,炎黄子孙的不屈不挠精神,

必将走向全世界,造福全世界!

赞同。实力才能决定一切,中医好的疗效才能决定生存和发展。
 
“《黄帝内经》的东西,有一句话你真正搞明白了,就够你吃一辈子。”这是思考中医里的一句话,说的是继承。张仲景搞明白了整部内经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伤寒论》,这是继承后的创新。现在抛开内经不说,单就《伤寒论》而言我们到底又搞懂了几句呢?历代哪位名家大师可曾真正搞明白过一句吗?从来没有!这样问题就来了,连继承的基础都没有, 创新又从何谈起?要说颠覆性创新,我看除了胡说八道,颠覆中医恐怕才是真的。
 
“《黄帝内经》的东西,有一句话你真正搞明白了,就够你吃一辈子。”这是思考中医里的一句话,说的是继承。

《伤寒论》就是当时中医颠覆性创新的大作。
 
其实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就是对中医的颠覆性创新,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此创新不成功,把中医传统的抛掉太多太多。所谓的中西结合,绝大多数是西医打头阵,后来用点中医扫尾 ,或者根本不用中医了。
 
你信不信,我都在这里等你,因为我坚信我会等到你!——不同于西医和中医的医学——四气和谐统一医学【牛放医学//人体返老还青学】创建人承诺:运用四气和谐统一医学技术治疗衰老和疾病,若机体不能返老还青,疾病不能彻底治愈,分文不取!可签订法律公证合同。联系:电话15238819645;QQ2296534735
 
你信不信,我都在这里等你,因为我坚信我会等到你!——不同于西医和中医的医学——四气和谐统一医学【牛放

我对你的理论不懂,所以不方便评论。
 
《伤寒论》就是当时中医颠覆性创新的大作。

颠覆性创新就是战略性创新,治疗上疗效佳、安全,却人格适宜。让干中医的人便于掌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