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实践与补遗-----用药传奇5:力大无比数黄芪

实践出真知,谢谢宝贵经验。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我临床上黄芪用量也在30g以上,效果很好,如果黄芪用量过小,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感谢瘦马老师的经验奉献,请问黄芪大小剂量在临床运用当中有何区别,如有人提出小剂量升血压,大剂量降血压?有道理吗。
 
宝贵经验,值得学习。生黄芪补而不热。外科疮疡热证,方中加用大剂量生黄芪,有益无害。我曾治一撮口疔患者,高烧思睡。方中生黄芪用120克,一剂烧退,两剂脓成。
 
几个月前,我治疗一位因胫骨骨折,采用内固定后,伤口已七个月不愈者。我用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桂枝茯苓丸,外用生肌玉红油。二十来天而愈。黄芪用的60克。
 


黄芪量太大,不会补过了吧?
 
这样算不算是虎狼之药?
 
只要病例看准了 药就要重 黄芪是一味好药
 
我的观察,黄芪上了50g,有的病人会有上火的症状。
 
黄芪是升阳药,用量大了容易元气外脱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黄芪加大剂量清朝就很流行,这个主要还是用药理念的问题。
 
黄芪20克 就有感觉胸们 心中烦乱的

我刚出道的时候遇到的
 
黄芪煮肉汤,味道很好哇~~
 
需要强调的是黄芪一是大量,二是生用,这既是张锡纯的经验,也是我在临床上感到用蜜制易上火发热,生用则无此弊。
---
个人体会,黄芪量大后,哪怕生用也容易上火发热的,要抑制这个弊端,可以考虑加入黄芪量一半左右的天花粉以凉其热,或是一定量的桑白皮,以泻其有余。
我治疗臁疮那个案里曾用的方:
黄柏30g 丹参20g 生地30g 当归30g 生黄芪100g
天花粉60g 生甘草30g 黄芩20g 金银花30g 牛膝10g 连翘20g 丹皮10g

因其湿热内伏,虽需黄芪托疮生肌肉,但是也得顾及其量大生热,故加入了其量一半的天花粉,以制其热。
效果还算行。

另有传说,当年书东坡就因为感“受暑湿而自用温补之误治”而亡,黄芪之物虽为补药,用之也当慎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