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1钱(镑),独活1钱,当归1钱,川芎7分,茯神7分,防风7分,甘草(炙)7分,钩藤3钱,人参8分,桑寄生2钱。
出处: 《医学心悟》卷五。
主治: 妊娠中血虚受风,以致口噤,腰背反张,名曰子痫。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5分,大枣2枚,水煎服。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1两(去心),沙参1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茵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五十五。
主治: 蛇黄。腰背反张,口苦舌缩,嚼衣裳,伏地似隐,不多言语,难盖衣服,少开眼目,或似叫唤,心神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细辛2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1两,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木通1两(锉),汉防己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1两,甘菊花1两,防风1两(去芦头),葛根1两(锉),秦艽2两(去苗),枫树、寄生3分。
出处: 《圣惠》卷六十九。
主治: 妇人中风,心胸痰壅,口噤不能语,肝气厥,不识人。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拗开口温灌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栀子仁半两,决明子1两,芎?1两,羌活1两,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十。
主治: 伤寒热毒攻眼,赤涩昏暗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3-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半,黄连1两(去顶),赤芍药1两,芦根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旋复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三。
主治: 眼生翳目,黑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3分,独活半两,远志半两(去心),茯神1两,菖蒲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生干地黄3分,石膏1两,麦门冬1两(去心),龙齿1两,白鲜皮1两。
出处: 《圣惠》卷六十九。
主治: 妇人风邪,癫狂乱语,不识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黄芩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羌活3分。
出处: 《圣惠》卷八十三。
主治: 小儿中风,筋脉拘急,项强,腰背硬,手足搐搦,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频频温服。汗出效。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黄耆1两(锉),柴胡1两半(去苗),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3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3分,山茱萸1两,覆盆子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青葙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十。
主治: 虚劳。肝肾风虚,头昏目暗,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旋覆花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前胡半两(去芦头),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地骨皮半两,茯神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五。
主治: 时气七日,心神恍惚,烦躁壮热,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麻黄半两(去根节),石膏半两,防风3两(去叉),麦门冬3两(去心,焙),黄芩3两(去黑心),干葛3两(锉),升麻3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主治: 伤寒失音,不知人,口眼不正,舌强。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每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川升麻1两,独活1两半,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川朴消1两,旋复花半两,子芩1两,石膏2两,槟榔2两。
出处: 《圣惠》卷四十五。
主治: 风毒脚气上攻,心膈壅闷,语言謇涩,头目烦疼,腹胁气滞,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分,黄耆1分(锉),川升麻1分,黄芩1分,地榆1分(锉),甘草(炙微赤,锉)1分,生干地黄半两。
出处: 《圣惠》卷九十二。
主治: 小儿大便出血,体热黄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苦竹茹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分,川大黄1分(锉,微炒),桑根白皮1分(锉),珍珠末1分,甘菊花1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八十九。
主治: 小儿目生白翳。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每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北黄芩1两,川芎1两(洗),当归1两,地骨皮1两,山茵陈1两(去梗),独活1两,人参1两,土白芷1两,旋复花1两(去梗),荆芥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隔纸炒),青葙子1两,甘草1两,石膏1两(煅),香附子1两(炒去毛,河水浸),草决明1两(微炒),干葛1两,木贼1两,何首乌1两,泽兰叶1两,蝉蜕1两(去土),夏枯草1两(泡沙糖,水浸1夕,洗去糖),淡竹叶1两,地扁竹1两(去根),龙脑1两,薄荷
出处: 《简易方》引周显伯助教方(见《医方类聚》卷六十七)。
主治: 大人、小儿一切眼疾深重,头疼作热,虚肿生翳障,眼睛突出,攀睛胬肉;肾脏风、烂弦风、妇人血风、气毒、时行赤眼,睑肿睛疼,沙涩疼痛,不问久远深浅,累医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百沸汤点服,日3次,夜1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半夏2钱半(制7次),当归身2钱半,川芎2钱半,白芷2钱半,防风2钱半,明天麻2钱半,枳壳2钱半,甘草2钱半,茯神1两,羚羊角(锉细末)1两。
出处: 《审视瑶函》卷五。
主治: 视物颠倒。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1两(镑),人参1两,防风1两(去叉),赤箭1两,麻黄1两(去根节),藁本1两(去苗土),羌活1两(去芦头),细辛1两(去苗叶),甘菊1两,赤芍药1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当归1两(切,焙),甘草(炙)1两,麝香(研)半分,牛黄(研)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
主治: 肺中风,项背强直,心胸烦闷,冒闷汗出,语声嘶塞,少气促急。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荆芥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除二味研药外,为散,入研药和匀。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犀角屑1两,胡黄连半两,石决明半两(捣细,研,水飞过),朱砂半两(研细,水飞过),车前子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三。 功效:补肝安心,消翳明目。
主治: 眼内障,针开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及临卧时以温水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朱砂研令匀。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芎?半两,车前子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葳蕤1两,茺蔚子半两,石决明1两(捣碎,研细,水飞过),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三。
主治: 眼卒生浮翳膜,昏暗。
用法用量: 以竹叶汤调下1钱,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细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麻黄1两(去根节),石膏3两。
出处: 《圣惠》卷二十三。
主治: 风热头痛,肢节烦疼,项背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前胡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旋覆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芎?3分,桂心3分,羌活3分,当归3分(锉,微炒),汉防己半两,赤茯苓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黄芩半两,蔓荆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酸枣仁3分(微炒)。
出处: 《圣惠》卷三。
主治: 肝中风。筋脉拘急,言语謇涩,头项强直,四肢不利,心膈烦壅,头目旋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