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到底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还是都虚

上次的回复书写上有误,腰酸有减轻,耳鸣基本无变化,且微有加重,时间变化轻重不一。
如果这样,那就是痰湿加重了,不宜先补肾气,应该先健脾胃祛痰湿。
 
胆胃痰湿气滞 何解?是“脾胃痰湿气滞”吧?!
肝胆不是消化系统器官,不参与消化吸收吗?
脾胃能产生痰湿热,肝胆同样能产生湿热痰。

尿为什么会黄,肥甘厚味(高脂肪、高蛋白)吃得多嘛!
高脂食物->胆固醇->胆汁酸->尿胆原(黄绿色)
高蛋白质->氨基酸->血尿酸->尿素(黄色)
高脂+高蛋白->肝脏代谢旺盛->各种酶分泌多(如转氨酶)->尿黄

每天只吃白米饭、青菜,而且喝水正常、出汗不多的情况下,尿怎么会很黄?
 
肝胆不是消化系统器官,不参与消化吸收吗?
脾胃能产生痰湿热,肝胆同样能产生湿热痰。

尿为什么会黄,肥甘厚味(高脂肪、高蛋白)吃得多嘛!
高脂食物->胆固醇->胆汁酸->尿胆原(黄绿色)
高蛋白质->氨基酸->血尿酸->尿素(黄色)
高脂+高蛋白->肝脏代谢旺盛->各种酶分泌多(如转氨酶)->尿黄

每天只吃白米饭、青菜,而且喝水正常、出汗不多的情况下,尿怎么会很黄?
补蛋白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10月-11月,体重从78公斤一下子降到了68公斤(每天晚上慢跑1-1.5小时不间断),不补从蛋白质怕体重保持不了,高脂肪倒是没有,高蛋白质确实存在,但总体来说数蔬菜的占比也比蛋白质高些,可以尝试一下素菜,增加饮水量(原来每天1000-1500毫升),但估计还会偏黄尿现象。
 
正虚邪实”的证候,“肝肾精亏虚热”+“胆胃痰湿气滞”,此例按你的看法,是“补肾填精、养血安神”的方子优化增减,还是得从新开方解决?若重新开方因该如何开?要知道一般医生还是不愿意改自己的观点的,包括用方!
  现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医患之间也可以双向选择嘛。
  如果以我的看法,会用[小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肉桂、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党参、茯苓、炒白术;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个见仅供参考。
 
  现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医患之间也可以双向选择嘛。
  如果以我的看法,会用[小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肉桂、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党参、茯苓、炒白术;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个见仅供参考。
食疗的话薏米、赤小豆、芡实、莲子、陈皮粥是否适合。?
 
  现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医患之间也可以双向选择嘛。
  如果以我的看法,会用[小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肉桂、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党参、茯苓、炒白术;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个见仅供参考。
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加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各6克?
 
补蛋白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10月-11月,体重从78公斤一下子降到了68公斤(每天晚上慢跑1-1.5小时不间断),不补从蛋白质怕体重保持不了,高脂肪倒是没有,高蛋白质确实存在,但总体来说数蔬菜的占比也比蛋白质高些,可以尝试一下素菜,增加饮水量(原来每天1000-1500毫升),但估计还会偏黄尿现象。
  如果你身高170厘米,体重78公斤的话,“身高体重指数BMI”为27,体重68公斤的话,指数为23.5。
  身高体重指数BMI的正常值为大于18小于24,大于24而小于28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一口吃不成胖子,反过来看,减肥也不能急于求成,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过大了反而伤身体。
  根据你说的情况,尿黄应该是运动量过大引起的。
 
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加黄芩、法半夏、枳壳、葛根、苏叶 各6克?
  茯苓、葛根和法半夏的量宜大些,两个方子重复的药不是用量相加,炙甘草久服用量不宜大,6克左右就够了,个见仅供参考。

食疗的话薏米、赤小豆、芡实、莲子、陈皮粥是否适合。?
  这些食药两用的健脾利湿之品可以适量吃点,但你这个情况应该与运动过量有关,不能单从饮食和用药上着眼。
 
1、睡眠较好,但每天晚上要起来一次上厕所,醒来前做梦,病前无此行为:胃不和则卧不宁,故常做梦,夜尿可能肾气不足。2、胃口好,大便湿烂,有轻微不消化现象:胃口好,却不消化,为胃火过旺,胃阴不足,大便稀烂如无臭味,当是肝气犯脾胃所致。3、小便黄,除非喝很多水,才会色淡,喝水没有口渴的感觉:尿黄而不口渴,当是热在下焦或是肝胆。4、耳鸣一直发生3个月时间,未见好转:耳鸣一症,结合前面症状当是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略带肾虚所致。5、腰酸,热敷后缓解,人运动后疲劳感强烈(5-8公里快走运动量):腰为肾府,且有疲劳感,当属肾气不足。6、牙龈长时间轻微浮起:龈为胃之余,当与胃热有关。总结下来当属:水不涵木,肝气瘀滞而犯脾胃。以柴胡剂为主清少阳热,加一点鼓舞肾气、滋养胃阴的药,或许可行。
 
  如果你身高170厘米,体重78公斤的话,“身高体重指数BMI”为27,体重68公斤的话,指数为23.5。
  身高体重指数BMI的正常值为大于18小于24,大于24而小于28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一口吃不成胖子,反过来看,减肥也不能急于求成,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过大了反而伤身体。
  根据你说的情况,尿黄应该是运动量过大引起的。
172.5,主要是运动小便黄倒是也接受,主要是不运动小便也偏黄,整天喝水还是偏黄。
 
1、睡眠较好,但每天晚上要起来一次上厕所,醒来前做梦,病前无此行为:胃不和则卧不宁,故常做梦,夜尿可能肾气不足。2、胃口好,大便湿烂,有轻微不消化现象:胃口好,却不消化,为胃火过旺,胃阴不足,大便稀烂如无臭味,当是肝气犯脾胃所致。3、小便黄,除非喝很多水,才会色淡,喝水没有口渴的感觉:尿黄而不口渴,当是热在下焦或是肝胆。4、耳鸣一直发生3个月时间,未见好转:耳鸣一症,结合前面症状当是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略带肾虚所致。5、腰酸,热敷后缓解,人运动后疲劳感强烈(5-8公里快走运动量):腰为肾府,且有疲劳感,当属肾气不足。6、牙龈长时间轻微浮起:龈为胃之余,当与胃热有关。总结下来当属:水不涵木,肝气瘀滞而犯脾胃。以柴胡剂为主清少阳热,加一点鼓舞肾气、滋养胃阴的药,或许可行。
大便稀烂如无臭味,用南怀瑾贴肚脐和涌泉后,屁臭,便臭
 
1、睡眠较好,但每天晚上要起来一次上厕所,醒来前做梦,病前无此行为:胃不和则卧不宁,故常做梦,夜尿可能肾气不足。2、胃口好,大便湿烂,有轻微不消化现象:胃口好,却不消化,为胃火过旺,胃阴不足,大便稀烂如无臭味,当是肝气犯脾胃所致。3、小便黄,除非喝很多水,才会色淡,喝水没有口渴的感觉:尿黄而不口渴,当是热在下焦或是肝胆。4、耳鸣一直发生3个月时间,未见好转:耳鸣一症,结合前面症状当是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略带肾虚所致。5、腰酸,热敷后缓解,人运动后疲劳感强烈(5-8公里快走运动量):腰为肾府,且有疲劳感,当属肾气不足。6、牙龈长时间轻微浮起:龈为胃之余,当与胃热有关。总结下来当属:水不涵木,肝气瘀滞而犯脾胃。以柴胡剂为主清少阳热,加一点鼓舞肾气、滋养胃阴的药,或许可行。
一对一分析的非常具体,相对清晰可印证,但综合后的具体对症施药建议又怎样?
 
1、睡眠较好,但每天晚上要起来一次上厕所,醒来前做梦,病前无此行为:胃不和则卧不宁,故常做梦,夜尿可能肾气不足。2、胃口好,大便湿烂,有轻微不消化现象:胃口好,却不消化,为胃火过旺,胃阴不足,大便稀烂如无臭味,当是肝气犯脾胃所致。3、小便黄,除非喝很多水,才会色淡,喝水没有口渴的感觉:尿黄而不口渴,当是热在下焦或是肝胆。4、耳鸣一直发生3个月时间,未见好转:耳鸣一症,结合前面症状当是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略带肾虚所致。5、腰酸,热敷后缓解,人运动后疲劳感强烈(5-8公里快走运动量):腰为肾府,且有疲劳感,当属肾气不足。6、牙龈长时间轻微浮起:龈为胃之余,当与胃热有关。总结下来当属:水不涵木,肝气瘀滞而犯脾胃。以柴胡剂为主清少阳热,加一点鼓舞肾气、滋养胃阴的药,或许可行。
大王。
 
172.5,主要是运动小便黄倒是也接受,主要是不运动小便也偏黄,整天喝水还是偏黄。
  明显是代谢废物多尿才黄嘛,高蛋白质饮食,必然产生这么多的尿酸,也必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肝肾的负担都很重,饮食要节制、运动要适度,两者都不是多多益善的。
 
  明显是代谢废物多尿才黄嘛,高蛋白质饮食,必然产生这么多的尿酸,也必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肝肾的负担都很重,饮食要节制、运动要适度,两者都不是多多益善的。
拉倒吧,什么都往摄入过多去扯。肝郁就能发黄,你可能又会说肝郁就是高蛋白饮食造成的。但麻黄汤证造成的寒郁也能造成小便发黄。所以郁不是只因为高蛋白,就算是气郁也可以。
 
一对一分析的非常具体,相对清晰可印证,但综合后的具体对症施药建议又怎样?
兄弟,我不是医生啊,不敢开方。我看了你的治疗,都是肾虚脾虚的,吃了那么多药都没好,所以提供给你一个肝木克脾土的思路,我多年以前看针灸医案的时候,看到过一个类似的医案,有点印象。
 
据我看病的经验,病人从来不问阴虚阳虚,自关心自己的病。,此类多是网上钓客,不比耗费心力
 
兄弟,我不是医生啊,不敢开方。我看了你的治疗,都是肾虚脾虚的,吃了那么多药都没好,所以提供给你一个肝木克脾土的思路,我多年以前看针灸医案的时候,看到过一个类似的医案,有点印象。
是这样啊,艾灸我也去做过,针灸倒是没有
 
据我看病的经验,病人从来不问阴虚阳虚,自关心自己的病。,此类多是网上钓客,不比耗费心力
还有这说法,你被套路多了吧,看病总不能看的稀里糊涂吧,况且换了医生后诊断出既然相反的结论,怎么能不了解是什么问题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