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读点《伤寒论》

《伤寒论》第一百六十四条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胃脘痞硬。 服 泻心汤 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 医以理中汤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伤寒论第164条: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网上搜来的,也不知哪个标注的条数是对的……
伤寒大下,即攻下。又用发汗。误治成心下痞,怕冷即表证还在。不可治痞,当先解表,再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先辩表里,次辩寒热虚实。此条即不识伤寒表证,误用下汗之法,造成了表末,里已伤。纠正之法,仍是先解表,再治里。25-5-6
 
《伤寒论》第165条原文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太阳表证。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下利,味臭。阳明实热。太阳阳明合证,大柴胡汤主之。
此处的汗出不解,因阳明热蒸。并非伤寒表证的汗出不解。阳明实热证为主,带有太阳表证。如果太阳伤寒表证与阳明里证差不多时,可考虑防风通圣丸。
若怕冷明显,加荆芥防风。若发热明显,合银翘散。25-5-7
 
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病如桂枝证(恶风自汗脉浮缓),头不痛,项不强。(无伤寒的葛根汤证),寸脉微浮,(类似伤风脉)胸中痞硬,气上冲咽,不得息,此为胸中有寒也。痞是不通。硬表胀堵感。气上冲咽,气逆。气沉不下去,反而上冲。影响正常呼吸了。此为胸中有寒痰涌堵于上焦通道。宜瓜蒂散酸苦涌吐。痰涎吐出来就行了。25-5-8
 
167)病脇下素有痞,連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胁下有陈病痞,边到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名藏结,是死症。这里的痞,不是心下痞之虚证,为痞块结聚之类实证。如肝硬化等。藏 为阴,结为实。阴实证。死,即难治之病。25-5-9
 
168、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胃胀,反胃。旋覆代赭汤。25-5-10
 
第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口渴心烦用白虎。背微恶寒,加人参。
伤寒无大热,即没有高烧。实际上高烧用白虎汤也不错。25-5-11
 
伤寒论原文第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县法院发热无汗,全是表症,没有里证的燥热症,不可用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的,白虎加 人参汤主之。25-5-12
 
后退
顶部